虽然生在南方,一直很向往江南水乡依水而居的那种韵致,看到人家拍摄的乌镇、周庄等景色,心里痒痒的。这回有人组织去嘉善西塘。就迫不及待地跟了去。
一路上,同伴的音箱里放着节奏强烈的舞曲,我望着沟渠纵横的窗外,整片整片的菜花,整片整片的桃花,还有零星的海棠、零星的梨树,热烈的开放着。黄花郁郁、麦苗青青、杨柳依依,一颗心沉浸在江南水乡这如梦似幻般柔美的雅韵里,深深陶醉了。
四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西塘。我们在西塘镇外的农家旅馆住下,找了个地方吃了中饭,回旅馆休息一下,下午二点,从里仁街进入景区。大约是周末的缘故,古街上挤挤挨挨的人,有几个很大的酒吧,都坐满了人,灯光迷惑,音乐刺激,舞台上青年男女忘乎所以的扭动着。有几位驻唱歌手声嘶力竭地唱着摇滚,满大街的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看看价格也很实惠。一直以为虾扯蛋是一句骂人的话,在这里却是一道别具特色的美食,将一只虾放进半个蛋壳里与鸡蛋同蒸煮,味道如何不得而知,却因为这个别致的名字而记住了它的形状!
纵横交错的河道上有形状各异的石拱桥,乌蓬船在河道上悠哉悠哉地摇过,穿着印花布衣裳的姑娘们个个面容娇丽,青春洋溢。两岸垂柳依依,随风舞动着,埠头边,也有农妇在洗涤衣物。小巷幽深细长,纵横交织,我仿佛走进了迷宫,唯有随着人群盲目地走着。
到烟雨长廊,一树粉红的樱花开在河道边上,衬托着周围的古老民居,竟是如此的相得益彰。沿着烟雨长廊继续前行至送子来凤桥轮船渡口,又有两三棵樱花树,花瓣如雨,石挢路和小河都变成粉色的了。
再往西是环秀桥,据说是西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了,沿着风雨长廊继续走,有一座护国随粮王庙,供奉着当地的保护神金老爷,据说金老弟真有其人,是明崇祯年间的一位护粮官,因为看到当地饥荒,饿殍遍野,就私自决定把皇粮分给百姓,解了饥荒,他自己明知犯了死罪,就投河自尽了。当地百姓为纪念他,自发为他盖庙塑像,朝廷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也追封他为护国随粮王。
水乡最美的莫过于夜景了,家家户户灯笼高挂,在河水中留下五彩的倒影,乌篷船摇过,光影流离,也有人将纸船蜡烛点燃了,随河水缓缓流动着。晚上九时,游人不减,我小心奕奕地走着,生怕被挤落了水,路过酒吧一条街,气氛比白天更嗨了,对这些年青人而言,或许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五点起床,又去了烟雨长廊,天还很黑,却己有几位摄影者架了长短镜头,用手电取光在拍摄创作,一问,是嘉善当地人,为了拍日出,半夜出发进了古镇。于是和他们一道等待日出。天渐渐泛白了,是个朗朗晴天,唯独东方被薄云遮盖,日出仅有淡淡的光影,有人在河上施放了烟饼,营造出一种仙境般奇幻的印象,美妙极了,太阳升高了,樱花也更加明丽绚烂起来,姑娘们也来到树下,拿出手机自拍,欲与樱花一比美。
早饭后,到倪园、醉园、种福园、西园以及钮扣博物馆、木雕馆、瓦铛馆等景点游览,沉浸于古镇的历史文化中。
感谢西塘,为我们保留下中华文化的精髓,感谢西塘,让我们领略到中华建筑的精美绝伦,感谢西塘,给我们呈现江南水乡那份独具的悠远的韵味。那个梦里江南现在如此真切,这个西塘古镇此刻又如此梦幻般美玅!最后也感谢老班长,让我在最美的季节来到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