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屯溪老街
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镇宅
☆☆☆☆☆
正文全部
只看图片
仅阅文本
黄山景区安徽景区国内地区景区
Created on 2018-01-06, Last Modified on 2018-01-06

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屯溪是古徽州的商业重镇,地处屯溪西部的黎阳于公元208年便有县级建制。悠久的历史为屯溪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筑在内的丰厚文化遗产。明代民居的典范之作程氏三宅和一代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居都在屯溪,它们分别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作为屯溪市重要发祥地的屯溪老街,是随着徽商的兴起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元末明初,有婺源、歙县商人,为方便土特产和食盐中转,在率水、横江和浙江聚汇的三江口附近,建立栈房,屯聚货物。明代永乐年间,休宁商人程维宗在此基础上再建新的店铺,还在店铺之间建亭阁,供来往行人休息,从此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屯溪街市。

明弘治四年(1491年),《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见,屯溪老街的形成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明、清两朝,徽商崛起,雄震海内,屯溪老街凭借地处皖、浙、赣三省交衢,横江、率水汇合直通钱塘江的有利条件,成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获得迅速发展。老街在明代成为颇有影响的“一邑总市”、清代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茶务都会”。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乱大量人口内迁,又发展成皖南的商阜重镇,获得“小上海”的名声。1949年以来,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屯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厚的商贸文化薪火相传。

独具特色的山水城格局屯溪老街依黄山、伴新安江,空间景观特色依托于城市与自然(山与水)环境的有机结合。山、城、街、水呈平行的带状结构,老街又是城市最活跃的部分。通过3条马路和18条巷道与山水相沟通,如鱼骨式形态,同时将山水景观引入城市和老街。新安江是屯溪的母亲河,河水清澈,人们常常在河边垂钓;华山树木葱郁,是人们晨练、游玩的公园。屯溪老街人来人往,一派生机盎然。屯溪老街古朴典雅的明清风貌屯溪老街,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好的一条徽州古街,虽历经天灾人祸,几度兴衰,仍然保持着明清年代的街市情趣: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匾额旗招、朱阁重檐。马头墙鳞次栉比,石板路意境幽古,店铺楼参差错落,老字号流光溢彩,保持着她特有的活力。

人们漫步在屯溪老街,仿佛领略到了15世纪中国街市的遗风余韵,屯溪老街因此被中外游人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传统街区面积近20公顷,核心保护区4公顷,全长1273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就像一条巨型的鱼,卧于新安江畔。屯溪老街的建筑承袭了徽州特有的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整条街的建筑色彩淡雅古朴,结构错落参差,石板街路面,小青瓦,再加上白粉马头墙,更增加了街道的层次感。临街的店铺一般为两层,均为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尽管多为不大的单开间,但设计构思奇巧,门楣上的徽派木雕中,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民间故事委婉动人,新安山水秀美灵动。门楹和窗棂或方或圆,或棱或扁,花式丰富,形态各异。伸出楹外的“飞来椅”或“美人靠”,既拓展了店堂内有效的空间,方便店家和顾客把玩街景,又平添了店外的外观层次,使店堂显得更加恢弘和华丽。从店铺的内部结构看,有沿街开敞式和内天井式,有“前店后坊,前店后户或前店后仓”,有的二进二厢,有的三进三厢,四周的走廊连接成天井,寓含“四水归堂”和“肥水不外流”的敛财之意。店堂一般都较深,前店营业,内厢加工或储存货物,有的则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临街的店面是可以灵便装卸的朱漆木板大排门,早卸晚上。店堂两楹和货架上多以字画点缀,徽商亦儒亦商的高雅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屯溪老街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著名学者叶显恩曾著文称,原徽州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即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范。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徽州文化的众多门类在屯溪老街都有很好的表现。街内有屯溪老街古建筑群、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同德仁药店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著名思想家、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戴震,是屯溪隆阜人,他主张“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成为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位于屯溪老街立新巷1号的戴震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陈列和收藏戴震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的纪念馆。整条老街店铺300余家,其中历史悠久的就有60多家,“同德仁”“茂槐”“老福春”“汲古轩”“艺林阁”“徽宝斋”等老店,都挂有“老字号”牌匾。老街店家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和土特产品。游客可以购到徽墨、歙砚、徽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的名茶,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糕点小吃,遇上节日盛典,还可以观看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屯溪老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特征的徽派建筑文化,以同德仁药店为代表的新安医学文化,以书画、匾额、楹联为代表的新安书画文化,以老街一楼、老徽馆为代表的徽菜文化,以歙砚徽墨为代表的文房四宝文化,以三味茶馆等为代表的徽州茶文化,以及以馆藏器物和工艺品为代表的民间器物文化,构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屯溪老街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徽州传统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展示、销售中心。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每天多则五六万,少则二三万人。

【屯溪博物馆】老街上有博物馆众多,其中屯溪博物馆为屯溪老街唯一的国家举办事业单位博物馆。2012年,改造为《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为全国首批5家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现展览为:徽韵老街、贾道流芳。展览叙述了屯溪的历史、老街的形成发展,老街老字号、老街的民风、屯浦归帆场景等。珍贵藏品有国内最大的宋坑金星金晕砚板、法华釉瓷枕、春秋青铜器、金丝楠木徽州床。

二楼主要陈列有新安画派古字画,其中有黄宾虹、汪彩白、金声等大家作品。还有程德馨酱园场景复原,程德馨酱园创建于清代,为徽派酱菜的代表,代表性产品三伏酱油、八香什锦菜、七稥酱闻名徽州及江浙赣地区。酱园后进为徽州私塾及卧室场景,展示了徽州商人经商之余不忘读书及美好的生活情趣。此外,二楼还设立有屯溪话欣赏软件,展示了徽州方言的魅力。

【万粹楼】老街上的另一个博物馆是的万粹楼——中国首家古建筑形私人博物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糅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的风格。馆内陈列着主人收藏的大批文物,以及500多件当代名人字画、900方珍贵砚台。据说是国内少有的古建筑形式的私人博物馆。此楼建于1996年,楼高四层,采用明清时代古建筑遗存的石雕、砖雕、木雕等旧构件中的精口,按徽派建筑的风格重新组合而成。一楼“九百砚堂”陈列、经营以歙砚为主的四大名砚及文房四宝。其中一方号称“歙砚之最”的砚台,重达25000多斤;而一般的砚石最重只不过六七百斤,这块砚石出自婺源的龙尾山。一对曾经高踞在状元府前的华表上俯瞰人间的时代石雕独角兽,也被请到了“九百砚堂”;“九百砚堂”的一些展品还反映了徽州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况;徽商虽然在晚清时已开始衰落,但他们的日常用品还很高档、时髦的。一台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至今还能调速并摇头晃脑的日本电风扇,一台1905年德国产的缝纫机。二楼展出的是各种文物和艺术品,像瓷器、祖容、名人字画之类的,甚至还有龟群化石和五千万年前的四川自贡恐龙化石。还有祖容(徽州人把祖先的遗像称作“祖容”,一般是夫妻像)。三楼是楼主的起居室,按照徽州民居的传统风格布置得古色古香。四楼天台是一个小小的庭院,盆景、鱼池、假山、小树……一派徽州园林的风味。

版权问题公司简况旅游热线:025-85600023
网页二维码
在线咨询
电话号码
025-83765655
83766337
83766339
电话号码
025-83765677
83766337
8376633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