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大街
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
明代前门大街是正东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线,前门大街旧景以街中心分界,东属正东坊,西属正西坊。又因正阳门是京师正门,故前门大街一带比其他城门大街宽。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
市井民俗
☆☆☆☆☆
正文全部
只看图片
仅阅文本
北京景区北京景区国内地区景区
Created on 2018-03-28, Last Modified on 2025-03-09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 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描绘前门大街的热闹:“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前门大街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这就说明了前门大街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情况,而且说明前门大街那时已经有了好几家大饭馆。

咸丰五年(1855年)这里开设了“便宜坊烤鸭店”;同治三年(1864年)肉市开设了“全聚德挂炉烤鸭店”;“都一处”饭馆传说就是乾隆皇帝来这里吃了烧麦说了句夸奖的话而命名的。光绪年间这里还有“致美斋”的馄饨、“九龙斋”的酸梅汤(在大栅栏东口)、“六必居”的酱菜、“正明斋”的满汉糕点等著名食品商店。民国以后,以卖酱羊肉著名的“月盛斋”也迁到前门大街。这时由于建立了前门火车站,每天吞吐着大量旅客,前门大街更形拥挤。

前门大街还是条美丽的街道。《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就曾歌咏过:“前门辇路黄沙软”;宣统时有人描绘前门大街“绿杨垂柳马樱花”,马路两侧,红绿相映,往来行人,乐而忘倦。

后来,前门大街这些特点大部分都保留下来,还开设了好几家大服装店、百货商店。北京最老的照相馆——大北照相馆,上海迁京的“老正兴”饭馆等也都开设在这里。著名的大栅栏、八大胡同、纪晓岚故居、琉璃厂也都在前门地区,民族风格保留的还是比较完整的,怎么完整,大家可以从以后的片子上看到。

规划好的前门商业街将不再允许通车,改为步行街,只有老北京的叮当车可以“招摇”过市。80余个京城老字号将在改造后的前门商业街(前门到永定门的中轴路)路两旁一字排开,并全部亮出黑底金字招牌。据悉,未来这叮当车前门商业街还将铺上铁轨。这一老北京繁荣商市将在2008年前与市民见面。为保证前门地区全体修缮,首先将加快前门东侧路的拆迁建设,完成正义路南延、西打磨厂街、西河沿等市政道路的规划。

广和楼又名“广和查楼”或“查楼”,是前门大街不可不看的一处景观,这里封存着老北京对梨园文化最初的记忆。广和楼建于明末,曾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戏楼,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并称为京城四大戏园。查楼本是私家花园里的戏楼,它的繁华初始于康熙年间。那时查楼已经不再是私家园林里的寂寞台榭,改成了对外营业的茶园,初名查家茶楼、查家楼,后改称广和茶楼。康熙曾到此看戏,并赐台联,一时间风光无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等新潮文化“入侵”,许多老戏园在城市建设的推土机里化为灰烬,广和楼虽然有幸免于劫难,但为了维持生计,它放过电影,举办过交谊舞比赛,还一度做过游戏厅,广和楼也因此改名广和剧场。自1996年后,这里再也没有举行过京剧演出。

版权问题公司简况旅游热线:025-85600023
网页二维码
在线咨询
电话号码
025-83765655
83766337
83766339
电话号码
025-83765677
83766337
8376633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