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横村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距离姜堰城区10公里,地处姜堰、兴化、东台三地交界处,紧邻国家AAAAA级溱湖风景区,区域内有宁盐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省级航道姜溱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村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
民国之前,河横当地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河中间有一条土埂,当地群众便将此地称为“河家埂”。后来,又因当地河道纵横交错,所以又被称为“河家横”,简称“河横”。抗日战争期间,“河横”曾一度被改为“何横”。1946年,以河横为中心的河横乡正式成立,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河横村、夹河村及沈高村原双扬。1936年,河横乡划归溱潼管辖。1949 年,河横乡划分为河横村、丁河村、新华村(双扬村)和夹河村。2002年丁河村和河横村合并,组建成新的河横村。
解放前,河横地势低洼,港汊交错,“一年一熟稻,十年九载涝”,是天种人收的老沤田地区,农民沤烂了脚,沤破了手,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上世纪60年代,河横村党支部带领河横人民立下“一把大锹改天地”的宏志,组建大锹队开进水洼田,硬把一千多亩常年积水的老沤田,改造成方方整整的丰产方,河横村因此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以前默默无闻的河横通过《人民日报》等重量级媒体逐渐被世人所熟悉。
上世纪80年代,河横人再一次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进行立体空间开发利用,探索林粮、林饲间作、稻田养鱼等复合生态体系,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1990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墨西哥城授予河横村“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河横从一个辉煌走向了另一个辉煌,但是河横人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生态效应很快在河横放出了光彩,河横大米、三泰酱菜、鑫生园蛋品等绿色食品借助“河横”这一闪亮的名字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饭桌,甚至驻港部队、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等都慕名而来进行采购。河横的名声越来越响,海内外的投资商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江苏天鹅食品公司、河横家禽育种公司、江苏省最大的观赏鱼项目、新康假日酒店、华顺生态农庄、循环经济园等企业纷纷落户河横,从而开辟了河横生态发展新路,目前河横已形成以“河横”牌大米、灰天鹅系列产品、“三泰”牌酱菜、“如春”牌蛋品、绿壳草鸡蛋为主体的5大系列10多个品种的绿色食品支柱产业,以河横村为核心的河横园区年综合效益达到15亿元,河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之乡”。
2003年,河横生态旅游开发摆上了河横的议事日程,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河横村不断加大园区规划和建设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基设施工程,村庄绿化率达30%。建成融娱乐、科教、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广场,实施了村部改造,建成126套2.16万平方米生态住宅小区。一个初具生态农业旅游雏形的河横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2005年4月5日河横园区首次实现对外开放,并连续九年举办“中国·河横菜花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有力提升了河横形象,打响了河横品牌,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