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情水庄位于桂林市象山区二塘乡北芳大村东面,地处桂林旅游黄金通道——桂阳公路西侧,是精心打造的侗族文化主题景区,是体验侗族奇特民风民俗的最佳胜地。这里山青水秀,风光迤丽,清幽的相思江蜿蜒其中,江畔侗家寨楼鳞次栉比,侗族歌舞此伏彼起。浓郁的侗乡风情,如画的侗寨美景,满园的欢歌笑语,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侗族是广西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历史悠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侗族继承和保留了先人创造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侗族擅长建筑,侗寨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建筑最具代表性。侗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造型独特,规模雄伟,多为木质结构,且整座建筑均以杉木凿榫衔接,不用一颗铁钉。
侗族喜好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侗族多居于吊脚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楼上住人,顶楼存积粮食,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
侗族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社会交往习俗有“月也”和“拦路歌”,有一直保留着数千年的“走寨坐妹”、“夜娶夜嫁”、“回门”等独特的历史婚俗。“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是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间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月也”联欢,丰富多采,气氛浓郁;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侗族舞蹈有多耶舞、芦笙舞、疱颈龙舞、芦笙舞、春牛舞等。此外,侗族很多原生态的民俗活动,也别具一格,如舞草狮草龙、岩坪调拜年、百家宴等。这些民俗活动,全面展示了侗族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和礼俗文化。
侗族妇女民族服装,以其不拘世俗,别具一格,朴实净素而著称于世,而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就是那光彩耀人的银制饰品。银饰是侗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侗族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银饰加工艺术是侗民祖辈相传的民族工艺技术,从事加工工艺的人,当地称之为银匠。侗族银饰的加工,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家中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侗族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侗族美食有侗家三宝(酸鱼、酸肉、酸鸭)、肉生、鱼生、烧鱼、煎鱼肠、冻鱼、侗家肉串、鸭血耙、白斩鸡、郎棒、醋血鸭等;风味小吃有扁米包、侗家油茶、糯米、甜酒;饮料有油茶、苦酒、甜酒、米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