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建筑群,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明朝初年,这里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部分。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处为“行宫”。太平天国时期,天王洪秀全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朝宫殿,时间长达11年之久。此后,曾国藩又在此处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清朝重臣均在此就任过两江总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15年间,这里先后作为江苏总督府、副总统府等机构;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办公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先后沦为日军机关和汪伪政权机构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地。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建国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经过精心规划和多年的恢复建设,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今天的南京总统府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孙中山起居室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等。在三个参观区域中,又分布着总统府文物史料、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太平天国、清两江总督署等十多个文物史料和复原陈列。
今天,南京总统府正以诸多保存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筑遗存和珍贵的文物史料,风景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热情地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
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总统府( 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 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则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
整个展览分为五大部分,《翠亨明灯 民族之光》,表现孙中山在青年时代接受了中西文化的熏陶,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了推动革命,他组织了 兴中会和 同盟会,并组织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的历程。第二部分为《推翻帝制 创立民国》,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全国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并组建了临时政府。第三部分为《讨袁护法 捍卫共和》, 袁世凯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又高举护法旗帜,与 北洋军阀政权进行斗争。第四部分为《国共合作 顺应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使孙中山决心联合中国共产党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 三民主义,筹建了 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最后部分为《巨星陨落 奉安南京》,1924年10月,孙中山应爱国将领 冯玉祥的邀请赴北京共商和平统一大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在南京 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为配合该展,总统府拍摄的《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历史资料片,在展馆影视厅循环播放以供广大游客观看。
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
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模拟景观,再现了天朝宫殿的昔日辉煌;此外, 洪秀全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模型,展示了 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览还陈列了一些文物图片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 天京的一些历史事件。总之,该馆在内容上体现了“三天”(天王、天京、天朝宫殿)的特色,在形式上显示了遗址性的风格。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绳、已故著名书法家 刘海粟为展览题写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