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森林公园
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骊山森林公园是中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所在地,因此称为骊山。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还有几十个文物胜迹: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寺、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主题公园
★★★★☆
正文全部
只看图片
仅阅文本
西安景区陕西景区国内地区景区
Created on 2018-04-28, Last Modified on 2018-04-29

骊山是中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兵谏亭】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2003年改名为“兵谏亭”。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就是1936年12月l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蒋抗日的地方。此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为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遣将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褒姒女子,可其女自进宫后从未开颜一笑,于是幽王无故点燃狼烟,戏弄诸侯。当犬戎入侵周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致西周灭亡,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氏而修建的,相传女娲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而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并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

晚照亭位于西绣岭老君殿东,取“骊山晚照”之意,建于1981年,是一座重檐攒顶方亭。站在晚照亭北侧,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

三元洞是一处自然奇观。这里有几孔宁静幽雅的窑洞,洞内奉祀着道教所尊的天宫、地宫、水宫(玉皇大帝、土地爷、大禹)三元。最奇特之处是窑洞内有五个茶杯口粗细的天然通风圆洞,深不知底,昼夜生风,春夏风向外吹,秋冬风向里吹,故称为三元洞。

【明圣宫】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道教徒、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谢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款在此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观,表达了台胞认祖归宗、渴望回归的爱国之情。宫内有三清殿、仙祖殿、灵观殿等景观。整个建筑风格为明清建筑,古香古色,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骊山上。

石瓮寺骊山东、西绣岭之间的一处秀丽峡谷中,有著名的石瓮寺,又名福崖寺,是骊山东绣岭的佛教名刹。寺内宋代沙石成皿,其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

【日月亭】位于兵谏亭与晚照亭之间,取国共合作日月同辉之意。内檐彩绘骊山各主要景点图案,让游人在休息的同时,感悟骊山深厚的文化内涵。

翠荫亭又名翠云亭,唐华清宫著名景点。宋朝李埏有绝句赞誉“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岭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荫。”

鸡上架从石瓮水潭处攀援西行,到鸡上架。这里是从东绣岭通往西绣岭的一段险道。游人到此,手足并用,盘旋而上,如同鸡上架一般,故而得名。

达摩洞烽火台北面约200—300米处,有一深5米,高2米,宽3米的洞穴,这个洞相传乃是印度佛教达摩的弟子镇山王在此凿洞苦修,人称达摩洞。

舍身崖在绿阁东侧山谷中,有一座孤立的山峰,顶部为6平方米的平台,寸草不生。山峰四周峻峭,犹如刀削一般。其上刻有“舍身崖”三字。清人周灿《游骊山东绣岭记》云:“敬虚和尚易其名曰护生崖。”两保俱佳,姑妄存之。

秤锤石从石瓮谷遇仙桥下行的途中,有一块高5米左右,上小下大,状如秤锤的大石头,千百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大洪水,它却稳稳地站在谷底,岿然不动。传说此石为“二郎神杨戬”称骊山的秤锤,故称之“骊山秤锤石”。

牡丹沟从饮鹿槽向西,即是一条深沟大壑,当地人叫它牡丹沟。沟中有泉,名曰“美泉”。据说,用这股美泉浇灌的牡丹,花色特别娇艳。唐玄宗喜欢牡丹,他曾在牡丹沟开辟牡丹园,由当时精通园艺的花师宋单父培植。据《花经》记载:“种花万本,色样各殊。”当年繁盛情景,可想而知。

饮鹿槽在今朝元阁西一片平地上,有一长300厘米、宽92厘米、高56厘米的大石槽,相传为唐时驯鹿饮水的地方。老子的坐骑是长生鹿,按此说,或为当年老君饮鹿的石槽,或为后人附会传说所造。《津阳门诗》有“长生鹿瘦铜牌重”句,“饮鹿泉边春露”句,可知唐时骊山驯鹿是实。

举火楼位于石瓮寺西侧,骊山西绣岭烽火台下,其结构是砖木建造的两层古式楼房,与东绣岭石瓮寺隔谷相望,远眺举火楼悬于绝壁之处,壮观雄伟。相传这是周幽王所建“离宫”,与褒姒避暑之处,也是周幽王发布军令,以举火为信号,命令烽火点燃的指挥台,故得名举火楼。

【三元洞坡下碑林】是1998年为日本已故著名汉学书法家石桥犀水、藤田赞阳、石田泉城等九人所建书法石碑。碑林共有九块石碑,有行、草、隶、篆、楷等字体。碑林的建立为中日两国书法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场所,而且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源远流长。

长生殿遗址也叫集灵台,在晚照亭东,是唐华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本来是王宫、大臣们去朝元阁朝拜前斋戒和沐浴的地方,后来成为唐明皇与杨贵妃休闲避暑之地。它的驰名也在于《长恨歌》中记述了唐明皇和杨贵纪那段天宝爱情轶事。

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以时间频率的研究和服务为主要方向,是中国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中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这里与烽火台相望近在咫尺,但却完全把人们带入了另一个崭新的现代科技的园地,这里有天文知识厅、放映厅、观察室等展视厅室,在放映厅里,可以畅游300万光年前的河外星系,探索宇宙的奥秘,最值得自豪的便是平时听到的广播上传出的“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的授时误差仅为0.1微秒。

金沙洞是唐玄宗和杨玉环在骊山的一个秘宫,俗称幽洞,是他们避开众人独自秘密会聚的一个山洞。明英宗正统年间,书生刘瑞五探奇冒险,从而揭开了金沙洞的秘密。洞中有唐玄宗、杨贵妃及众宫娥的白玉雕像,杨贵纪腼腆羞涩,唐玄宗含情脉脉,无不栩栩如生。金沙洞,是一代封建帝王风流天子的幽宫,亦是一代皇朝历史的写照。

【老君殿】老君殿始建于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儿的杰作,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丰富想象力。后经“安史之乱”,华清宫被焚,这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的正身和莲花座均被烧裂,双手被道人盗走,其后,刻木手嵌于腕下,现玉像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里,还有老君殿门前由杨贵妃与唐玄宗亲手种下的并蒂皂角树,它们是杨贵妃和唐玄宗凄美爱情的永恒见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中的这句名诗一直被后人传颂。

版权问题公司简况旅游热线:025-85600023
网页二维码
在线咨询
电话号码
025-83765655
83766337
83766339
电话号码
025-83765677
83766337
8376633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