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总佛寺与佛学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四周筑墙围成一矩形院落,院门开在院落北边,与曼听公园相通。
院内现在的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左右,主要建筑物有傣语称为“维罕”的大殿、佛学院教学楼、僧舍“哄暖”和在建未竣的“波苏”(莲花极顶佛亭)。
现今的院楼门左侧,是一排平房,摆有一只傣语称为“光兵”的大长鼓。北墙前筑有供坛,供有数尊佛像,墙壁上绘有《佛本生经》连一半图。东墙的供台上,供有一尊有7个龙头状手臂从后背伸出曲于头颅上方的7臂神佛。佛像前的香座上,插有香、烛,时常有人祭拜。
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解放以前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直译为土地之主或土地之王)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同时也是西双版纳佛寺中等级最高的佛寺。各地佛寺的主持不时到此参拜、议经,是昔日拜佛圣地。
景洪总佛寺的大门一侧,有一摆着大鼓的平房,房内墙上绘有称为“搭萨西杂”的佛本生经图画,供有数尊佛像。其中一尊佛像,从肩背部伸出龙头状手臂七只,从后向前搂住头颅。
北边正中为佛寺的主要建筑“雄罕”——佛寺大殿。大殿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殿基约高一米,色泽紫红,殿墙为乳白色,安有铝合金门窗。殿宇约高七米,砖木结构建筑。
重檐状殿宇的宇脊为四级台阶形状,宇脊正中有三座小塔,形成殿宇的最高之点。佛寺大殿门前是由红色木柱支撑的精巧宇厦,殿门上方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西双版纳总佛寺”匾额。大殿高5米,殿室内铺有地板胶和地毯,上方盖有荷花图案的顶板。
14根直径约40厘米的红色木柱,分立在大殿厅室两侧。殿厅南面是供奉佛像的两台基座。台基座的正中,供奉着一尊高2.5米的释迦牟尼佛金像。金像左右及前面,又供奉着十四尊高不过一米的各种佛像。基座下台,又供着大小佛像九尊。两台基座之间,摆满插有各色鲜花的花瓶。殿内有高僧为信徒诵经忏悔赐福。
大殿的左后方是正在建造中的“波苏”,平面结构有些近似十字架,只是那横盖的屋宇稍长,竖盖的一间屋宇略短,形状恰似有房屋架成的十字。
大殿东北侧,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云南省佛教协会和泰国友人投资修建的佛学院学楼,一栋三层楼房,内设有学经室和佛学院僧侣宿舍。东侧是总佛寺僧侣住房“哄暖”和学习傣文与佛经的场所。
在正对大殿大门的空地上,设有一形似十字的佛像供台。台上供有金身佛像一尊,佛像前置有香炉。
院场东边,植有二株高一米余的具叶树。两树中间立有一碑,上书:“泰王国僧王颂绿.帕映纳讪旺智护尊者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卅日法驾亲临西双版纳 跋洁总佛寺,种下两株具叶树,以示中泰两国人民友谊及佛教交往万古长青。”落款“佛历二五三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