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位置与规模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距市中心(天府广场)1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约30公里,距天府国际机场约70公里。基地占地面积3.07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
2. 生态与环境
熊猫基地以“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为核心,致力于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基地内山峦含黛,碧水如镜,林涛阵阵,百鸟谐鸣,被誉为“国宝的自然天堂,我们的世外桃源”。
科研与保护成就
1. 科研突破
关键技术攻克:30余年来,熊猫基地通过创新性科研工作,攻克了大熊猫人工饲养与管理、繁殖与育幼、疾病防控与种群遗传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
种群繁育:基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数量达260只;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小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160余只。
国际认可:熊猫基地被公认为全球圈养大熊猫保护科技实力最强、科技成果最多、应用推广效果最好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示范单位。2014年,荣获“全国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2. 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部门:2000年,熊猫基地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率先设立科普教育专职部门。
互动体验博物馆:2021年建成全球首家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
科普活动:近十年来开展或联合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2020年,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旅游与文化价值
1. 旅游发展
可持续发展模式:熊猫基地坚持科研与旅游并重,形成“产、学、研、游”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模拟: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设有大熊猫产房、饲养区、科研实验室、熊猫医院等功能区域,若干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
游客接待:基地年最高游客量超1100万人次,多次接待联合国、各国元首等政要和贵宾。
2. 荣誉与认可
国际奖项:熊猫基地两次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全球500佳”。
国家认证: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全球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重要中心,通过创新性科研工作与科普教育,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基地不仅是大熊猫繁育与科研的典范,也是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全球游客与学者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