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它乾城
丝路北道的千年军政中枢
沙雅它乾城位于现在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遗址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不仅是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实证,更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立体档案。从出土简牍中戍卒的思乡诗句,到胡商墓志记载的跨国婚姻,它乾城遗址正在考古工作者的手中,逐渐还原出那个驼铃悠扬、文明交融的辉煌时代。
历史遗迹
☆☆☆☆☆
阿克苏景区新疆景区国内地区景区
Created on 2025-03-01, Last Modified on 2025-03-09

【历史坐标中的军政要塞】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它乾城遗址,是公元前60年至东汉永元年间(89-105年)西域都护府的核心治所。作为汉王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驻地,该城见证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历程。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二次出使促成西域诸国归附。至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朝廷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郑吉"护鄯善以西三十余国",它乾城自此成为汉廷经略西域的战略支点。

【地理格局与城防体系】

遗址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倚天山余脉,南控龟兹古道,东联楼兰要塞,西通疏勒重镇,占据丝路北道咽喉要冲。现存遗址呈不规则方形,城垣残高3-5米,基宽8-12米,周长约2800米,采用夯土版筑工艺,墙体夹杂红柳枝增强结构。四隅设角楼基址,城门遗迹处发现包铁门枢遗存,南门瓮城构造清晰可见。城内探明官署区、屯兵区、仓储区等功能分区,其中核心建筑基址面积达2000平方米,出土"长乐未央"瓦当佐证其官方属性。

【考古发现中的军政密码】

2005-2020年系统考古发掘揭示多重文化层:下层为汉代军政建筑群,中层存魏晋时期改造痕迹,上层见唐代戍堡遗存。出土文物极具历史价值:

简牍文书:852枚汉简涉及屯田簿册、军情奏报、商贸契券,其中"永元七年都护府移龟兹国书"证实行政管辖权;

货币体系:包含五铢钱、货泉、龟兹小铜钱及贵霜金币,展现多元货币流通;

兵器遗存:铁质环首刀、铜弩机、箭镞与皮甲残片显示军事属性;

生活器物:中原式漆器与西域陶器共出,粟特风格金银器与汉式铜镜同现。

四、班超经略的时代见证 永元三年(91年)至永元十四年(102年),定远侯班超以西域都护身份驻守它乾城,在此完成平定焉耆、尉犁叛乱的军事行动。《后汉书》载其"镇抚诸国,遂通西域",现存遗址东南角的烽燧被考证为班超"列亭戍"体系组成部分。考古发现带有"班"字烙印的简牍封泥,与文献记载形成互证。永元六年(94年)秋,班超于此召开西域诸国盟会,确立"侍子制度",现存盟誓台遗址直径达30米,分层夯土中检出祭祀动物骨骼。

【多元文明的交融现场 遗址文化层呈现"三层叠加"特征:】

底层:典型汉式建筑构件(板瓦、筒瓦、铺地砖)与西域土坯工艺并存;

中层:出现粟特文文书与佉卢文木牍共出现象;

上层:佛教文化元素(莲花纹瓦当)与道教符号(八卦纹砖)交融。 出土粟特商人墓葬中的汉文墓志,记录着"康居道民米禄山"等胡商汉化的具体案例。佛寺遗址发现的《法句经》残片,采用汉佉二体文字,印证佛教传播中的文化适应。

【现代保护与研究进展】

2013年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后,实施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建模工程,已建立毫米级精度遗址数据库。环境监测系统实时追踪风蚀数据,设置2000米防风固沙带。2021年启动"西域都护府遗址群"联合申遗工作,它乾城作为核心遗产点,其保护展示馆采用地景建筑手法,半埋式结构最大限度减少视觉干扰。北京大学历史系在此设立丝路考古工作站,通过碳十四测年、锶同位素分析等技术,重建汉代驻军饮食结构与人口迁徙路线。

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不仅是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实证,更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立体档案。从出土简牍中戍卒的思乡诗句,到胡商墓志记载的跨国婚姻,它乾城遗址正在考古工作者的手中,逐渐还原出那个驼铃悠扬、文明交融的辉煌时代。

版权问题公司简况旅游热线:025-85600023
网页二维码
在线咨询
电话号码
025-83765655
83766337
83766339
电话号码
025-83765677
83766337
8376633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