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老城与新城之间的阿勒屯德尔瓦兹以北,紧邻阿勒屯清真寺与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形成三位一体的文化景观。始建于1533年,原为叶尔羌汗国首任汗王苏里唐·赛义德的陵园,后经扩建成为汗国11代王室成员及重臣的安息之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门票25元,开放时间一般为10:00-20:00(部分季节可能调整)。
【建筑艺术的巅峰】 莎车王陵占地1050平方米,以伊斯兰风格为主体,融合波斯与中亚建筑元素。陵墓群以青砖砌筑,外壁饰有石膏浮雕的几何纹样与古兰经文,穹顶结构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尤为特殊的是阿曼尼莎汗纪念陵,这座为纪念叶尔羌汗国音乐家王妃而单独修建的白色陵墓,以双层柱檐、方体圆顶的造型独树一帜,被誉为“西域建筑美学的明珠”。
【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王室墓群:陵园内排列着12位汗王及王妃、学者的墓冢,西南角的木制栏屋墓尤为独特,其网格状墙壁与红色调图案展现草原民族的审美意趣。
十二木卡姆的摇篮:阿曼尼莎汗王妃是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整理者,其陵墓成为音乐爱好者朝圣之地,陵内常设木卡姆乐器与乐谱展览。
丝路记忆:墓区出土的侏罗纪孢粉化石与汉代戍边文物,揭示了莎车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纵深。
【多元融合的景观体系】 王陵与周边景点形成文化生态圈:
阿勒屯清真寺:陵园西侧的彩绘天棚清真寺,保留16世纪原貌,木雕藻井与釉面砖墙展现宗教艺术的庄严。
莎车老街:穿过陵园门洞即可抵达,铜器店、木作坊与烤包子铺交织出活态民俗画卷。
非遗博览园(莎车王宫):每天上演的十二木卡姆表演(12:30、17:30两场),以歌、舞、诗、乐再现丝路风情。
【游览攻略】
自驾路线:从喀什出发沿吐和高速转三莎高速,经莎车北立交驶入阿勒屯路,全程约200公里,车程3小时35。
摄影聚焦:清晨拍摄陵墓光影与鸽群盘旋的剪影,无人机可捕捉陵园与沙漠绿洲的对比构图。
文化探秘:参加“木卡姆音乐工作坊”,亲手弹奏萨塔尔琴或学习维吾尔石膏雕花技艺。
联动游览:结合喀尔苏沙漠公园(沙漠越野)、丝绸之路湿地公园(观鸟)形成一日文化生态环线。
【注意事项】
文化尊重:进入清真寺需脱鞋,女性建议佩戴头巾;墓区禁止触摸石棺与壁画。
气候适应:春秋季为最佳游览期(3-5月、9-10月),夏季需备防晒面罩,冬季注意路面结冰。
边防证件:外地游客需提前在喀什办理边防通行证。
莎车王陵不仅是凝固的历史,更是西域文明交融的见证。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丝路商旅的足迹,每一段木卡姆旋律都回荡着绿洲与沙漠的对话。若想读懂新疆的厚重与灵动,此处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