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小白杨哨所
边关岁月里的忠诚守望
小白杨哨所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脚下,其历史与白杨树的生长历程紧密交织。哨所通过展览馆、模拟体验等载体,系统呈现边疆守卫的艰苦历程。联动旅游线路的构建,进一步扩展了其作为文化纽带的功能。当前,哨所既保留了戍边历史的原真性,又通过生态实践探索干旱区绿化路径,成为边疆地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型案例。
博物博览
☆☆☆☆☆
正文全部
只看图片
仅阅文本
塔城景区新疆景区国内地区景区
Created on 2025-03-01, Last Modified on 2025-03-04

小白杨哨所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脚下,毗邻中哈边界,原为塔斯提边防连前哨,始建于1962年8月。建站初期,边防官兵依靠骆驼运输物资,通过肩扛、背驮、手挖的方式在荒山野岭中搭建营房。1982年,锡伯族战士程富胜从家乡伊犁带回10棵白杨树苗栽种于哨所旁,因当地干旱、风沙等恶劣环境,仅存活一棵。1983年,诗人梁上泉根据哨所故事创作歌曲《小白杨》,1984年经阎维文演唱后传遍全国,哨所由此得名“小白杨哨所”。2002年,哨所正式更名,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核心景观】

‌瞭望塔与营房‌:哨所主体建筑为迷彩涂装的瞭望塔,高约20米,顶部悬挂五星红旗,墙体印有“祖国在我心中”标语。塔内设观察窗口,可远眺哈萨克斯坦边境的草原与山脉。营房旧址保留原始布局,包括训练场、宿舍等设施,无商业化痕迹。

‌白杨树本体‌:存活的白杨树现树干直径逾半米,高约20米,枝叶繁茂。树干刻有“小白杨守边防”红色字样及历代戍边战士姓名,树旁设纪念碑与展板,记录栽种历史及养护细节。

‌自然环境‌:哨所背靠巴尔鲁克山脉,夏季山花遍野,秋季层林尽染。山脚布尔干河蜿蜒流淌,周边植被以耐旱植物为主,如芨芨草、红柳等。

【二、游览功能】

‌教育展示‌:哨所内设塔斯提战斗展览馆,通过沙盘模型、历史照片及军旅文物还原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事件。展品包括《小白杨》手稿复制品、戍边战士日记等。

‌体验活动:游客可参与模拟巡逻、界碑描红等活动,或在营房旧址体验挑水、站岗等戍边日常。哨所免费开放,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联动旅游线路‌:哨所与塔城地区其他景点形成联动:向东30公里为巴克图口岸,可观察中哈商贸往来;

向西80公里至昭苏县灯塔知青馆,展示兵团垦荒历史;向北衔接博尔塔拉纪念园,呈现新疆多民族戍边故事。

【三、功能演变】

‌边防职能调整‌:2003年中哈边界重新勘定后,哨所防区前移,原址转为红色教育基地。新哨所配备现代化监控设备,与国道219线连通,实现全天候巡逻。

‌生态保护实践‌:官兵曾通过收集洗漱用水灌溉白杨树,形成节水护树传统。现周边种植耐旱植被,并修建蓄水池改善生态。

小白杨哨所从1962年的边防前哨发展为全国知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历史与白杨树的生长历程紧密交织。哨所通过展览馆、模拟体验等载体,系统呈现边疆守卫的艰苦历程。联动旅游线路的构建,进一步扩展了其作为文化纽带的功能。当前,哨所既保留了戍边历史的原真性,又通过生态实践探索干旱区绿化路径,成为边疆地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型案例。

版权问题公司简况旅游热线:025-85600023
网页二维码
在线咨询
电话号码
025-83765655
83766337
83766339
电话号码
025-83765677
83766337
8376633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