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首演的《四季周庄》是中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它是对江南水乡人民与水和谐相处生活画卷的描绘,是周庄向世界展示经典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演出阵容三百人左右,既有专业演员,还有大批来自生活第一线的本地农民、渔民、市民,整台演出将富有生活气息和市井气息。演出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环境里展开,演艺精致、出奇,其地域性、民俗性、观赏性、草根性、艺术性堪称世界一流演艺之精品。
演出的三个篇章——渔歌、渔妇、渔灯、渔作表现的“水韵周庄”,其中《出航》一章,融入杂技艺术,精彩演绎了当年沈万三凭借周庄便利的水路交通出海通番的传奇故事;“四季周庄”中的春景《小镇雨巷》舞蹈实景演出更是挑战“春晚版”,秋景《丰收》再现了水乡秋收场景,稻谷、耕牛、老农真实地点缀着整个舞台,热闹非凡。
“民俗周庄”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水乡民俗风情,《迎财神》、《打田财》等水乡习俗,配以真实的挑花篮、打连厢、荡湖船等民俗风情展示,表达了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水乡婚庆》演绎了周庄古镇摇快船娶新娘的传统婚庆,通过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将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
演出剧场位于过去周庄的农贸市场,通过扩建而形成。现在的周庄周边杂乱的房屋很少,通过旅游开发已经初步营造了一个新周庄,一个充满生气勃勃的周庄。演出阵容较强大,资料上说有三百人左右,既有一些专业演员,还有大批来自生活第一线的本地农民、渔民、市民,整台演出富有生活气息和市井气息,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环境里展开。演出热闹非凡,载歌载舞,呈现地域文化性,是民俗性、观赏性、草根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之精品。
演出共分三个篇章《水韵周庄》,《四季周庄》和《民俗周庄》,其中第一篇章中《出航》,融入杂技艺术,精彩演绎了当年沈万三凭借周庄便利的水路交通出海通商的传奇故事,《四季周庄》中的春景《小镇雨巷》,通过舞蹈实景将江南美女与水乡风情融合,展现水的柔软,人的优美;秋景《丰收》再现了水乡秋收场景,稻谷飞扬、耕牛走街、农民们丰收的欢乐,真实地点缀着整个舞台。《民俗周庄》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水乡民俗风情,《迎财神》、《打田财》等水乡习俗,配以真实的挑花篮、打连厢、荡湖船等民俗风情展示,表达了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水乡婚庆》还演绎了周庄古镇摇快船娶新娘的传统婚庆,通过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将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
演出的舞台用水雾迷离人们的视眼,“小桥、流水、人家”扑朔迷离,在晨曦矇眬中人群、渔船、水牛等悄悄地融入我们视野中,使我们对江南水乡充满梦幻般的想象。水是周庄的生命,水韵就是周庄的灵魂!
演出高潮在最后,瞧周庄第一媒婆来了!媒婆痣、大烟袋、夸张的皮影舞步,江南俏媒婆太逗人乐了!观众中的有位东北小伙被选中去当沈万三家的女婿,小伙子乐哈哈被一群女子架上了周庄古镇迎亲的快船。看着“沈家”小姐的千娇百媚,男人们似乎一片眼红!起哄着,叫嚷着,将演出推向高潮。灰谐的拉郎配桥断将《水乡婚庆》推到高潮,大家拍手叫好!
整台《四季周庄》有可圈可点之处,毕竟欢乐重于艺术。不过让我评点《四季周庄》,作为欣赏和娱乐是可以,作为艺术经典还是缺火候。许多章节的演出,有点糊弄,没有突出主题,也缺少艺术的想象力。谁是编剧、导演、舞美,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整台演出留下深刻画面的极少,毕竟江南水乡的神韵还缺一些功底和火候。